100年前,魯迅先生誕生在江南水鄉(xiāng)紹興。魯迅原名周樹人,1902年赴日本留學,先學醫(yī),后從文。1909年回國在杭州、紹興等地教書,后在南京教育部任職。政府遷北京,新文化運動興起,魯迅參加《新青年》編委會,發(fā)表白話文小說《狂人日記》、《阿Q正傳》、《吶喊》等,成為新文學運動奠基人。 1927年蔣介石下令清黨,大舉屠殺共產黨人,魯迅憤而公開贊助共產黨領導的事業(yè),參加無產階級革命文學爭論,擁護抗日民族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政策。 魯迅的雜文是政論性和形象性相統(tǒng)一的精品,他的小說思想深刻,是反映中國民主革命趨勢的一面鏡子,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精髓。1956年魯迅逝世20周年之時,毛澤東主席親自為魯迅墓碑題字“魯迅先生之墓”。 本片在魯迅誕辰100周年之際,熱情頌揚了先生戰(zhàn)斗的一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