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7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。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去世。而上海,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,正經(jīng)歷著巨大的變遷。這變遷既有具象的,如城市舊區(qū)改造;也有抽象的、心理層面的變革——比如人們的性觀念、中年男女對于婚姻和生命的反思等等。英國導演Phil Agland拍攝的《逝——上海冬夜的愛與死》準確地抓住這個城市躍動的脈搏,交替講述了這座城市里幾個人各自不同的故事。他選取的人物與故事不但皆與愛和死相關聯(lián),而且電影始終保持著恰到好處的節(jié)奏感——從故事的鋪陳、演進到高潮即將到來前一剎那令人屏息的張力,無不顯示了導演卓越的控制能力。在電影離結尾約三十分鐘的時候,各條線索同時到達了引而不發(fā)的邊緣——居住于貧困舊屋的孩子即將經(jīng)歷一場高風險的心臟手術;京劇小演員一個月之后馬上要登臺公演;弄堂里的寡婦要面臨再婚的抉擇;而殺害女友的團委干部即將接受最終的審判。這令全片自始至終... (展開全部)
下一篇:癖愛詩書苦未休,肯將俗事掛心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