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鄉(xiāng)的爐火
廚房里飄來一陣陣濃郁的香氣,我放下手中的書,循著味道走去。奶奶正站在灶臺前,用她那布滿皺紋的手輕輕攪動著鍋里的湯。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銀發(fā)上,鍍上一層溫暖的金色。
"這是什么湯?"我用蹩腳的匈牙利語問道。奶奶轉(zhuǎn)過頭,眼睛笑成兩道彎月,用帶著濃重口音的英語回答:"這是匈牙利牛肉湯,我特意為你改良過的。"
三個月前,這位匈牙利老太太在菜市場迷了路。我恰好路過,幫她找到了要買的食材。沒想到這一舉手之勞,竟讓我們結(jié)下了不解之緣。奶奶執(zhí)意要請我去她家吃飯作為感謝,從此我便成了她廚房里的??汀?/p>
記得第一次看她做菜時,我驚訝于她對中國食材的熟悉。"這是八角,"她拿起一顆星形的香料對我說,"我在布達佩斯的亞洲超市買的。"她的櫥柜里整齊擺放著醬油、豆瓣醬和各種我叫不上名字的中國調(diào)料。
周末的早晨,我?guī)е棠倘ヌ迫私植少?。她像個好奇的孩子,在每個攤位前駐足。賣豆腐的老板娘認出了我,熱情地招呼道:"帶奶奶來買菜???"奶奶學著用中文說"謝謝",發(fā)音雖然古怪,卻透著真誠。
回到奶奶家,我們開始準備午餐。她堅持要學做麻婆豆腐,我則負責記錄她祖?zhèn)鞯男傺览t燴牛肉秘方。廚房里蒸汽氤氳,我們手忙腳亂卻又樂在其中。奶奶不小心把辣椒粉放多了,嗆得直咳嗽;我則把面團揉得太硬,做出的面疙瘩像小石子。
"看,要這樣。"奶奶握住我的手,教我如何揉面。她的手掌溫暖而粗糙,讓我想起遠在中國的祖母。那一刻,語言似乎不再重要,面粉與清水在我們指間交融,恰如兩種文化在這方寸廚房里的相遇。
餐桌上,我們分享著共同的成果——不太正宗的麻婆豆腐和略帶中國風味的匈牙利牛肉湯。奶奶舉起酒杯,用新學的中文說道:"干杯!"陽光照在玻璃杯上,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暈。
如今每次聞到燉肉的香氣,我總會想起那個充滿笑聲的廚房。在這個陌生的國度里,我們用食物搭建起一座橋梁,讓鄉(xiāng)愁有了歸宿,讓孤獨找到了慰藉。奶奶常說,美食是世界上最真誠的語言。確實,在那氤氳的蒸汽中,我們早已超越了言語的隔閡。
下一篇:鴨子TV國產(chǎn)播放